江蘇郵政倉配集服務為電商客戶降本增效。 □袁慧君 攝
近年來,隨著快遞和電商行業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電商賣家面臨倉配成本高、運營壓力大的難題,快遞企業也受困于多點攬收成本高、耗時長等問題。與此同時,消費者對物流時效的要求不斷提升,全社會對降低物流成本的需求日益迫切。
為響應黨中央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決策部署,落實集團公司提升快遞服務能力的要求,江蘇省郵政分公司積極探索快遞高效綠色發展新路徑,創新推出“倉儲+配貨+集包(發運)”一體化綜合服務模式。通過加大倉儲資源投入力度,江蘇郵政為客戶提供從商品入庫、揀貨、打包、貼單到收寄、集包、發運的全鏈路服務,顯著優化了快遞運營流程,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縮短了時限。
江蘇郵政將倉配集項目作為快包業務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總結創新經驗,打造可復制模板,推動快包業務規模與效益同步提升。目前,江蘇郵政累計建成電商快遞倉67個,服務電商賣家442家,倉內發件約9.5億件。在新的模式下,電商賣家的快遞成本下降0.03元/件,倉內打包發運將快遞全程時限縮短約5小時,郵政企業發件規模快速提升、效益水平明顯改善。
聚焦痛點難點 初探發展路徑
隨著電商市場下沉趨勢加速,快包業務發展迎來新挑戰與新機遇。江蘇省分公司在深入市場調研中發現,電商平臺促銷頻繁、訂單波動大,導致打包人員與場地資源產生階段性短缺,賣家對第三方倉配托管服務的需求日益強烈,而傳統快遞“攬收—交寄—駁運”模式環節多、成本高、耗時長,降本增效的潛力大。
為此,江蘇郵政在集團公司指導下,推出倉配集一體化服務,作為全省寄遞創新孵化項目推進重點,并在南京市江寧區寶供物流園開展全省首個倉配集一體化服務試點。該項目通過整合倉儲、配貨、集包和發運環節,顯著壓降了攬收和駁運的耗時與成本,提升了電商客戶體驗,為差異化拓客、增收增效開辟了新空間。
為了實現破局發展,南京市郵政分公司堅持問題導向,對標行業先進經驗,形成系統性倉配集管理模式,成功吸引并留住了大量電商客戶,實現了業務增收與效率提升的雙重目標。
南京市分公司按照市場潛力、地理位置及倉庫條件等開展選址調研,最終選定寶供物流園作為倉配集中心。該園區是江寧區“四大物流集聚區”之一,電商倉儲客戶集中,為整合客戶資源、營銷資源和產能資源提供了顯著優勢,進一步鞏固了郵政在電商市場的競爭力。
南京市分公司對于該項目遵循“夠量即直發”原則,最大程度減少郵件經轉次數,有效緩解郵區中心處理壓力,降低攬收及運輸成本,顯著提升時效性。針對倉儲區域進行功能布局和儲位設定的優化,通過提升集包能力、改造庫內作業區、投入先進生產設備完成了倉儲升級,作業流程得到優化,庫容利用率得到顯著提升,倉配集中心坪效達到15件/平方米·天,形成了一定的效率優勢。目前,該項目通過集約化運作,實現處理與發運一體化,日均攬收集包量達25萬件,入倉客戶郵政發件量占比達100%,充分體現了客戶對倉配集模式的高度認可。
打造實施模板 高效復制推廣
首個試點項目的成功運作,為江蘇郵政倉配集項目發展提振了信心。江蘇省分公司迅速組建倉配開發及運營支撐項目組,指導各市級郵政分公司參戰跟學,并以“降本增效、自主運營”為核心,全面推廣“343”(三精、四維、三化)倉配集項目發展模板,通過優化倉庫布局、提升客戶體驗、強化項目管理,推動全省郵政快包業務實現有效益的規模發展。
“三精”優化倉庫布局。江蘇郵政聚焦功能疊加和集約化運作,精心整合資源,充分盤活處理中心和前置集包點,建設“上倉下揀”自有倉5個,新增快包倉22個;精心組織選址,優先布局快包“主產糧區”,確保新倉靠近處理中心或嵌入產業集群,有效提升收寄、集包、發運等環節銜接效率;精心疊加功能,在倉內增配一體機、供包臺等設備,實現出貨即收寄功能。目前,全省郵政配貨收寄日承載能力同比提升160萬件,集包功能倉總數達到50個,快包全程時限縮短5小時。
“四維”提升客戶體驗。圍繞全省電商快遞量前五大品類,江蘇郵政積極應用“兩法”,梳理出四類目標客戶共460戶,實施靶向拓客攻堅戰。針對流失客戶,以倉租、人工、資費等綜合成本優勢進行“留客”;針對存量特級客戶,以發貨快、評分高、保障好的綜合服務方案進行“固客”;針對競品倉庫客戶清單,以更高性價比,吸引倉內客戶實現“獲客”;針對招標客戶,依托招標信息積極參與競標,贏得潛力客戶實現“蓄客”。
“三化”賦能項目管理。江蘇郵政以“數字網格靶向法”為指導,以倉為網格,形成了“網格化、精細化、信息化”的項目管控責任制。推進網格化落責,將13個項目團隊匹配到倉配網格,明確項目經理、客戶經理、運營經理職責,形成分工明確、通力配合的協作體系。實施精細化管控,事前合理報價,通過全環節整體報價,提升資費水平;事中強化運營,通過配置自動分揀機、伸縮皮帶機等設備,優化混合收寄、分揀集包等流程,提升整體效益;事后注重損益評估,建立全環節損益模型,統籌壓降成本。推動信息化運作,引入電商發貨ERP系統,優化客戶生產流程,實現按爆品打單批量收寄、分路向打單收寄集包等模式創新,信息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創新服務舉措 助推地方經濟
江蘇郵政快遞倉配集一體化服務模式不僅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更為地方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目前,江蘇郵政已在揚州毛絨玩具產業園、常州鄒區燈具城、南通疊石橋家紡城等8個產業集群設立專業倉儲中心。2024年,這些倉儲中心累計發運快包1.7億件,帶動產業集群電商賣家銷售額增長7000萬元,有力地支撐了地方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郵政還充分發揮寄遞網絡和渠道優勢,在全省縣域范圍布局48個倉儲中心,重點服務米面糧油、生鮮果蔬等農產品上行,2024年累計服務農產品電商賣家165家,發運農產品超3.6億件,帶動當地農特產品銷售額增長1.8億元,為鄉村振興貢獻了郵政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郵政積極引入行業合作伙伴共建倉配,拓展服務業態。以宜興市為例,宜興市郵政分公司與當地紫砂行業協會深度合作,利用其提供的1萬平方米倉儲場地和10個頭部直播間資源,創新打造嵌入式、一體化運營管控模式。該模式通過整合資源、優化運營管理、完善物流配送、提升售后服務、推動產業升級等舉措,成功培育“倉播”新業態。
據統計,自項目合作運營以來,已幫助當地商家拓展產品品類超千種,銷售規模擴大2.5倍,單件貨品駁運成本降低0.6元。特別是今年2月以來,日均出件量達1.5萬件,較合作前增長200%,不僅實現了商家規模與效益的雙提升,更助力宜興紫砂制品走向全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