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重慶市郵政分公司聚焦鄉村特色產業,落實集團公司“三策”服務要求,創新“雙鏈工程”產業協同、“郵運通”政企協同、農村金融郵銀協同三大推進模式,深度服務重點產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郵政+”鄉村產業振興之路。
一棵梨樹,從入土栽種到碩果盈枝,大約需要4年。一個果園,從小型家庭農場成長為專業合作社,從55畝10萬公斤到300畝60萬公斤,伍安全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亦用了4年。“是郵政農技指導、銷售支持等方方面面的幫助,讓我們發展壯大。”日前談及郵政的產業全程化服務,該合作社社長劉澤群有話要說。自2021年搭上“郵政快車”以來,合作社的畝產量提高16%,年增收50萬元。這一成果正是重慶郵政助力產業振興的生動寫照。
“雙鏈”協同 賦能產業發展
春日重慶,巫山李花開滿三峽,永川茶山嫩芽初吐,萬州香橙仍掛果枝頭……秀美多樣的農業風光也展現出多樣化的農業產業。如何服務多樣化的產業發展?開展總部級、市級、區域級重點產業分級培育工程是答案。2024年,重慶郵政結合區域產業分布特點,落實集團公司“三策”(“一品一策”“一業一策”“一類一策”)要求,深度服務“8+33+X”重點產業(8個總部級重點產業,33個市級重點產業,X個區域級特色產業)。
“雙鏈工程”成為“三策”落地的重要抓手,即郵政以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服務鏈”深度融入“產業鏈”產、供、銷全環節。產前以合作社、站點為陣地,提供農技支撐、資金支持;產中深入村鎮開展走訪,提供便民服務;產后依托共配中心,提供倉儲、物流服務,通過品牌打造、助農直播,拓展購銷渠道。
“簡而言之,產業上的客群需要什么,郵政便整合資源,依據產業特點、客群特征提供對應的服務,深度融入產業鏈條,破解‘三難’問題,帶動產業壯大。”重慶市分公司市場部鄉村振興專班員工梁卓浩這樣總結。
例如,聚焦8個總部級產業,重慶郵政按照“一品一策”要求,建農品基地、推客群活動,圍繞產業特色和需求,制定覆蓋全鏈條的綜合營銷服務方案。作為總部級產業之一,去年7月,巫山脆李通過郵政“無人機轉運+脆李專機”寄遞到全國各地,再次受到廣泛關注。此外,重慶郵政還整合果農、合作社、電商等資源,打造產地倉、溯源直播基地,為產業鏈條帶去農資、包裝、推廣、融資、支付等多項服務。
不論是總部還是區域,重慶郵政正是通過整合服務鏈、嵌入產業鏈,提高產業組織化和規模化水平。2024年不但培育出巫山脆李、忠縣大米、城口老臘肉等8個總部級鄉村重點產業,還針對33個市級重點產業和多個區域特色產業,惠及1.2萬家農業合作社、3000家農業龍頭企業,賦能多個農業產業發展壯大。
“雙鏈”融,產業興。據統計,2024年,重慶郵政實現農產品交易額7.86億元、農產品寄遞業務量1.61億件,以郵政服務鏈帶動千家萬戶小農品對接全國大市場。
政企協同 暢通物流網絡
3月3日,在重慶磊書果品有限公司的海關出境備案包裝廠區,一輛大型冷鏈集裝箱卡車裝上29噸檸檬發往泰國市場。該公司負責人胡再洋說:“我們通過郵政渠道將檸檬運輸出口至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時間從原來至少10天縮減至5天左右。”
渝貨“出山出海”一路暢行與“郵運通”緊密相連。2023年11月3日,重慶市政府與集團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提出探索打造“郵運通”新業態新模式。
自此,重慶郵政聚焦城鄉物流體系,服務鄉村振興按下加速鍵。接下來的一年里,重慶各區(縣)郵政對接當地政府部門,整合“交郵商供快”等資源,通過共建共享,建成“郵運通”縣級共配中心17個、鄉鎮共配中心34個、村級站點467個,提升農產品寄遞服務能力;推動交郵合作覆蓋鄉村,復用交郵站點208處,開通聯運線路85條,月均代運郵件21萬件;各區(縣)郵政全面與快遞企業合作,郵快合作覆蓋98.37%的鄉村,“快遞進村”、農產品出村郵件量達到2.69億件……
可以說,“郵運通”落地的重點之一,便是通過提升基礎能力、健全物流網絡,提升產業服務能力,帶動農產品銷出去、運出去。
沃野鄉村,道路暢通了,產品流通更順暢了。在“榨菜之鄉”——涪陵,每天從高山灣區級物流共配中心到羅云、焦石、南沱3個榨菜主產鄉鎮之間的“郵運通”車輛往返不斷。2024年,郵政企業聯合快遞企業、供銷社、渝運公司開通了3條“區—鎮”線路,220萬件榨菜等加工制品郵件暢通進城。在永川區深入鄉村的“最后100米”,郵供合作推進站點共建、復用,打造綜合經營模式,將末端站點建設成為農品進城、“快遞進村”的“橋頭堡”。奉節臍橙通過郵政定制專線郵路直達黑龍江、西藏等地,潼南檸檬、忠縣“忠橙”借助陸海新通道遠銷海外。
郵銀協同 引來金融“活水”
4月,在被稱作“花椒之鄉”的重慶江津,椒農們施肥、打藥忙不停,催促著花椒樹進入掛果期。以網點為主,江津區郵政分公司市場部、金融業務部員工與郵儲銀行江津支行信貸經理相配合的走訪行動隨之啟動。
“走訪聚焦于收購商、合作社、種植戶等產業主體,既了解了產業行情,也了解了客戶貸款、銷售、資金歸集等需求。”據江津區分公司金融業務部員工丁巧介紹,每年江津郵政都會結合花椒生產周期和走訪信息,策劃一攬子、全流程、綜合化的產業金融服務方案。
其中,信貸產品“花椒貸”尤受產業客戶青睞。“郵儲的貸款不僅更優惠,還能優先處理、優先放款。”吳克勛是花椒收購商,每年30萬斤的購銷量讓他面臨著不小的流動資金壓力。自兩年前與江津郵銀合作以來,他的“產業貸”金額從50萬元增長到100萬元,購銷規模越來越大,也帶動了下游產業發展。
江津郵銀的一系列動作,是重慶郵銀協同在農業產業領域探索實踐的生動呈現。為豐富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重慶郵銀聯合針對試點區域柑橘、花椒等特色農業產業實施“一產業一方案”金融服務模式。重慶市分公司、郵儲銀行重慶分行、中郵保險重慶分公司、中郵證券重慶分公司還整合資源,打造“郵運通貸”“郵運通債”“郵運通保”“郵運通付”等系列特色產業金融產品服務體系,覆蓋支付、結算、融資、保險等多功能。
信用村建設也是郵銀協同延伸普惠金融觸角的重要載體。2024年,重慶郵銀協同打造信用村2052個,建設進度列全國郵政第1位。在各區(縣),郵政網點負責人、郵儲銀行客戶經理、村社關鍵人組成“鐵三角”開展營銷,走訪產業鏈上下游客群,以CRM系統數據為支撐,運用“兩大靶向法”,全面觸達產業鏈上的優質客戶,基本覆蓋了主要產業。
融資活,產業旺。2024年,重慶郵銀共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貸款17.63億元,為15.2萬人提供普惠保險,定制專屬資管產品4只達1.52億元,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為鄉村產業興旺注入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