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出行交通工具的多元化,導致農村公交車乘客數量急劇下降,現在,有客貨郵這樣的機會,車不空跑了,也能增加點兒收入。”近日,在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客運公司相關負責人開心地說。
長安區依托交通運輸公交運力、供銷合作社農村服務站資源及郵政線多面廣等優勢,積極推動交通運輸與郵政快遞行業融合發展,盤活場站、運輸、物流等資源,構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鄉公交+供銷物流+郵政快遞”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
韋曲—鳴犢—砲里是長安區鄉鎮客貨郵合作線路,這條線路的公交車可與一般車輛不一樣。通過改造,公交車后排劃定了郵件存放區并安裝封閉門用來專門存放快遞,實現“獨立倉儲、客貨分離”,單日快件運輸量可達700—800件。當大大小小的快遞隨車運輸至鳴犢農村客貨郵綜合服務站后,站內郵政投遞員再對快遞進行二次分揀至村,實現快遞包裹“日日達”。“以前一輛郵車要跑好幾個點,現在利用公交車點對點運輸,郵車不用再跑鳴犢、砲里這條路線了,實現了降本增效。”長安區郵政分公司副總經理屈小衛說,長安區有10輛公交車進行了改造,滿足客貨郵運行需求。
目前,長安區采用“一站多能、多站合一”的運營模式,打造區級農村客貨郵綜合服務中心2個,集成了客運服務、公交站場、郵政快遞、新能源充電等服務功能。其中,鳴犢服務站還承擔著鳴犢、魏寨兩個街道辦事處所轄的公路養護任務。改造提升鎮級農村客貨郵綜合服務站5個,提供供銷農資產品展銷、農業指導培訓、農產品銷售、客運服務、郵政快遞寄遞業務等綜合服務。
高效物流網讓農產品搶“鮮”出村,實現惠農增收。長安區分公司通過交郵合作、供郵合作等模式,推動三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共贏發展,采取“先試點、后推廣”,與供銷系統自有或領辦、參辦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開展合作,為農產品上行提供專業化供應鏈寄遞服務,推動偏遠鎮村的農特產品“出山進城”。2024年,長安區分公司農產品交易額累計完成550萬元,農產品寄遞收入累計完成814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36.38%;縣城配送中心日均進口件近2萬件、上行件3000余件,配送城鄉貨物20余噸,配送效率提升超過50%,有效推動了農村公交與供銷、郵政融合發展,構建了“區縣設分撥、鄉鎮有網點、村村通快遞”的一體化農村快遞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