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人到鄉里去拿包裹,來回一趟要一上午時間,人累不說,還耽誤農活?,F在好了,自從郵政在我們村建了綜合便民服務站,老百姓不用出村就能拿快遞了。感謝郵政為山里的百姓做了件好事呀!”9月10日,在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毛尖山鄉北部的紅旗村綜合便民服務站,站主吳運香興奮地表示。
紅旗村綜合便民服務站距離鄉政府所在地16.3公里,平均海拔600米,道路崎嶇,山區坡大陡峭。轄26個村民組、612戶,農業人口2243人。2023年綜合便民服務站建點前,村里人需要到鄉里拿包裹,茶葉、薏仁米、香榧、冬桃、茯苓等特色農產品也因物流難而滯銷。建點后,所有快遞都能足不出村實現收寄,也調動了村民種植養殖積極性,提高了農民收益。
如今,在安徽,越來越多的村莊像紅旗村一樣享受到快遞進村帶來的便利。近年來,安徽郵政通過強化“兩中心一站點”建設,推進郵快合作,加快構建“開放共享、安全高效”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打造開放共享的綜合便民服務平臺。向下延伸服務觸角,讓群眾享受“取件自由”;向上搭建購銷平臺,給農產品插上了進城翅膀。9月初,在阜陽市三十鋪鎮仁和村電商快遞綜合便民服務站,站主李子敬深有感觸:“我們村出售的土雞蛋和土鴨蛋全是散養的雞鴨產的,都是無公害的綠色產品,煮熟的蛋黃都是紅彤彤的?,F在,這種正宗的綠色農產品很受市場歡迎。我這幾年通過直播售賣我們村的農產品,郵政再幫我們把農產品寄出去,又快又安全。郵政實實在在地幫我們老百姓提高了收入?!?/p>
除了疊加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等服務,“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村級站點還為美團等電商平臺提供社區團購倉配服務,為農村客戶提供便民繳費、普惠金融等服務。在打造惠農合作項目生態圈方面,借助郵快合作,安徽郵政服務全省4843個重點合作社,打造重點特色產業3個,建設千萬元級農產品基地18個、超百萬元級63個,整村授信整村開發的村莊1511個,有效帶動千鄉萬村小產業融入經濟大循環、助力千家萬戶小農品對接全國大市場。
高效的取件寄件服務、便捷的進城出村通道是安徽郵政加大投入力度、深化三級物流體系建設的縮影。2022年以來,安徽郵政加大投入力度,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雙向通道。積極探索縣域快遞共配模式,先后獲得金寨、望江、南陵、霍邱、石臺、霍山等縣級快遞共配中心的運營權。全省郵政累計建成62個縣級運營中心、659個鎮級運營中心、1.6萬個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實現了快遞服務“鄉鄉設所、村村通郵”。各市郵政分公司在推進郵快合作中,因地制宜、創新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發展路徑:銅陵市分公司通過全域郵快合作共配、村級站點統一編碼等方式,實現農村郵件快件信息“可知、可感、可控”;亳州市分公司拉高站點建設標桿,始終堅持“千店一面”,該市1344個“郵電快”村級綜合服務站實現場地建設、設施配備、運行模式和服務標準的高度統一……隨著郵快合作的縱深推進,快遞進村業務量逐年攀升。今年1—8月,安徽省郵政分公司累計快遞進村業務量為2.07億件,同比增長20.3%;其中代投社會快遞達5105.6萬件,同比增長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