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這個郵件該怎么處理?”
“謝謝老大給我留的飯!”
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郵政分公司長安攬投部,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這個被攬投員們親切稱呼為“老大”的人,就是該攬投部經理李燦學。今年56歲的他,有28年黨齡,既是員工心中平易近人的老大哥,更是一名黨員楷模。
勇挑重擔 強化管理
2018年12月,寄遞翼改革結束后,李燦學從投遞部負責人變身為攬投部經理。怎樣把由兩個不同專業的員工整合成的新團隊帶好?怎樣才能既完成運營生產指標,又完成市分公司下達的收入計劃指標?如何幫助攬投員走出“重投輕攬”的誤區?他認真思索并著力解決生產經營和管理中的每個問題。
“現在,各崗位的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十分明確。對于每天的收入計劃目標,我們都心里有數,老大教的客戶找尋和開發方法,更讓大家心里有底。”攬投部員工馬立佳說。
李燦學有一個筆記本,上面詳細記錄每天每個道段的收入計劃和完成數據,以及重點客戶的維護情況。每天早會時,他會據此提出新一天的工作要求。為了發展標快業務,他主動帶領攬投員利用下班時間集中走訪住宅小區,挨家挨戶宣傳,讓越來越多的用戶了解和使用EMS。今年一季度,長安攬投部面對疫情影響,既保證了生產指標達標,又完成了開門紅收入目標。
任勞任怨 沖鋒在前
在佳木斯市分公司,李燦學工作認真是出了名的。雖然已經到了快退休的年齡,家里還有個3歲的小孫女需要照顧,但他仍然堅持每天第一個到崗打掃衛生,每天晚上又是檢查完作業場地后最后一個離開,全力做好后勤保障。
疫情期間,攬投部進口郵件量持續驟增。李燦學每天起早貪黑地帶領攬投員一起卸車、分揀、送件,無論忙碌到多晚從不積壓郵件,保證了頻次和時限,不僅贏得了用戶的好評,更讓員工打心里欽佩這個“老大”。“他的身體不是很好,但依然堅持每天和我們一起裝卸車,而且總是搶著去拿大件、重件。”說起這個老大哥,攬投員秦海龍的眼眶有些發紅。
前不久,一位網紅客戶要寄1500件郵件。聽到這情況,李燦學是又喜又急,喜的是增加了收入,急的是這么大的投遞量如何完成。大家看出了他的心思,拍著胸脯保證:“老大你放心,我們就是不吃、不喝、不休息,也要把這批郵件發出去!”那一天,他們一起奮戰到凌晨1點多,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
視部為家 關愛員工
在李燦學眼里,攬投部就是家,員工就是弟弟妹妹。
看到有些年輕攬投員匆忙上班、顧不上吃飯,他就早早來到單位給他們煮雞蛋面,讓員工熱乎乎地吃完再去工作。工作忙時,他經常自掏腰包給員工買午飯和晚飯,有的攬投員買的飯不夠吃,他寧肯不吃飯也要保證攬投員吃飽。
一次,攬投部里新來了一名攬投員,經過幾天培訓后,依然無法獨立作業。李燦學就手把手教他,讓這名員工很快就適應了新工作。有名攬投員家在外地,由于疫情沒有回家,過年期間李燦學就在家多做些好吃的給這名員工送來。還有一名攬投員的父親住院,正趕上當時郵件量激增,便不好意思找他請假。李燦學了解情況后主動給這名攬投員放假,自己下段替班,績效全算在該員工身上……
這些年來,李燦學關愛員工的事不勝枚舉。在他的帶領下,長安攬投部的凝聚力空前高漲,多次被評為市分公司先進班組。
疫情期間,李燦學主動投遞,沒有機動車,就騎著自行車去投,一天下來腰酸背痛、頭暈目眩,但他仍然堅守崗位。一天,分公司領導發現了李燦學身體的異樣,責令他馬上去醫院檢查。結果,李燦學被查出患上了腔隙性腦梗塞。可即便在住院期間,他仍然會安排好攬投部每天的各項工作,出院后又馬不停蹄地沖到生產一線。
自1989年以來,李燦學一直從事郵政投遞工作,在31年的職業生涯中,李燦學獲得過很多榮譽稱號,但在他心里分量最重的稱號是“黨員”。“作為一名老黨員,為大家服務、為企業發展服務,這是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