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播撒合作的種子,共同收獲發展的果實,讓各國人民更加幸福,讓世界更加美好!”4月26日,習近平主席的開幕式演講響徹國家會議中心新聞中心,各國記者匯聚一堂,心潮澎湃,這席擲地有聲的話語從這里傳向世界各個角落。
從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到2017年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再到如今的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近6年的發展實踐,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完成了“大寫意”的總體布局,開始轉向聚焦重點、精雕細琢的“工筆畫”。6年來,中國郵政積極響應,服務大局,助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入落實“五通”發展要求,發揮行業主力軍作用,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取得諸多成績。論規模與參與人數,這屆論壇遠超上屆,明顯感到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越來越多,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的過程中的機會越來越多,郵政為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所能貢獻的力量也將越來越多。
傳遞文化 做好創新
國家會議中心新聞中心內設有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互動區,這里人氣爆棚。來自菲律賓新聞社的Kit趁著工作之余,在這里正在嘗試創作一幅國畫。她說,在中國電影里經常看到“毛筆畫”,這次有機會便想來試一試。
這是“巴西247”的記者Helio第一次來到中國,他要在中國住5個月。在這5個月中,他將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文化、經濟、科技等,并用葡萄牙語寫下報道發回國內。“但我最感興趣的是中國的文化,這方面的報道我可能會寫得最多。”
在新聞中心,還有一方聚人氣兒的地兒,不少國內外媒體都將攝像機的鏡頭對準了它,綠皮郵筒在以藍色為主色調的新聞中心內有點惹眼,那就是北京市郵政分公司設置的臨時郵局。郵政就像世界共通的語言,不需要介紹,只要看一眼郵筒,人們便心領神會。臨時郵局就像一個文化輸出窗口,通過郵票、明信片、郵冊,向來往的各國記者們傳遞著中國文化。“每次向外賓介紹郵品,我都覺得自己不是在介紹郵品,而是在介紹中國文化。郵政就是一扇文化窗口。”被特派來負責服務外賓的北京市分公司市場部的賈曉寒說。
“我是郵政的超級粉絲!”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俄羅斯人謝平在眾多買郵品的人中一下吸引住了記者的目光。他告訴記者,每次采訪重要會議,都要去郵政服務點買一大堆郵品。“我爺爺收藏了許多蘇聯時期的郵品,受爺爺影響,我從小就開始集郵。要想快速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最便捷的途徑就是了解這個國家發行的郵品,因為一個國家的郵品是一個國家文化的集中呈現。”而受謝平的影響,他的同事小音也“入坑”,購買郵品也是她的“規定動作”。
隨著“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新聞合作聯盟等機制的設立與完善,未來5年,還將有更多“一帶一路”國家的代表來華交流。要想更好地互聯互通,文化交流必不可少。作為一扇中國文化的展示窗口,郵政如何做好文化產品創新,做出更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應成為發展日程上的重要內容。
傳遞美好 墊好基石
共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互通,而基礎設施是互聯互通的基石。
“要想富,先修路。”4月25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主辦的設施聯通分論壇上,柬埔寨國務大臣兼公共工程和運輸大臣孫占托在發言中說,“在柬埔寨,人們會說‘有路就有希望’。”來自相關國家、國際組織、中外方企業及相關機構的170多位嘉賓令分論壇座無虛席。
要想有希望,不僅要有路,還要有傳遞希望的使者,而郵政設施作為“一帶一路”設施聯通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沿線人民帶來了和平、繁榮和發展的希望。郵政業是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是“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橋梁和紐帶,在促進國際交流、服務經貿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中國郵政業全力推動基礎設施聯通,構建“一帶一路”寄遞服務網絡。以中歐班列運郵(快)件工作為例,目前,出口運郵逐步實現規模化常態化運作,進口運郵實現零突破,多邊協作取得重要進展,鐵路運郵產品路向達24國,在重慶西部現代物流園區內建成全國第一個鐵路口岸國際郵件處理中心;中歐班列快件運輸測試正式啟動;國際標準與協作方面也取得新進展。
論壇上,30多位發言人各抒己見;論壇下,參與嘉賓獻計獻策。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郵政業帶來了諸多機遇。“下一步,中國郵政業要繼續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加速國際化發展,以服務跨境電商、伴隨國內企業境外發展等為契機,銜接境外物流體系,構筑立足周邊、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跨境寄遞網絡,持續增強國際競爭力。”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向媒體表示。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董事長劉愛力表示,中國郵政要繼續服務大局,助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重點推進國際業務合作和金融領域合作,打造行業“國家隊”,發揮主力軍作用。
中通快遞將加快“走出去”,把服務網絡延伸到世界各地,實現更多領域的資源互通、優勢共享,為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賦能。
聯邦快遞開通全新航線,充分利用在拉美、非洲、中歐及中亞地區的網絡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聯通工作……
機遇大,競爭也大。對于中國郵政如何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貫鑠資本創始人兼CEO、快遞專業顧問趙小敏建議中國郵政做好國內外資源整合,把天然優勢展現出來,可以利用獨有的資源平臺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優秀企業強強聯合,加強聯盟。“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郵政潛力巨大,空間巨大,所處的地位不可替代。”
分論壇上,聯合國副秘書長阿里沙赫巴納提出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引發共鳴。中國郵政用實際行動響應,開啟綠色郵政行動,從綠色包裝、綠色金融、綠色運輸、綠色集郵等多方面向綠色邁進。相信未來,中國郵政也將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為綠色可持續發展獻力。
“之前我以為中國和巴西兩國有太多的不同,但隨著采訪深入,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相似之處,兩國人民有著同樣對美食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Helio告訴記者。為期3天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經圓滿落幕,美好遠景正在徐徐展開,其中有機遇,更不乏挑戰,需要精誠合作,更需要風雨同舟,作為行業的“國家隊”,中國郵政有責任、有擔當、有實力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全世界人民傳遞更美好的未來。